今年618前夕,国内投影仪市场确实颇为热闹。短短不到一月就有十款以上机子问世的情况放在任何一款数码产品发布节点,那也都显得非常夸张的事情。但笔者也观察到,在很多投影仪的详情页出现了“按照友商标注”以及其他亮度单位的现象,这跟去年开始统一标准的市场环境大相径庭。而这个关乎“投影仪生死”参数为何再度开始“作妖”,或许背后也暗藏玄机。
其实关于投影仪流明标准,目前主流的投影仪亮度单位有CVIA和ISO两种,之前作为过渡的ANSI和CCB已经成为历史。CVIA是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提出的亮度标准,旨在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更加客观、统一的亮度衡量尺度。而ISO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亮度单位,它代表了投影仪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通量。
其实这两者都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试得到的值,包括投影画面距离和环境光照等因素都被严格控制。不过CVIA更加注重实际使用场景,力求在更接近真实使用环境的条件下进行亮度测试。但在理论上,在同样环境测量同一台投影仪的亮度表现,这两个方式得到的数值应该是基本一致的。
然而在最近发布的极米投影上,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惊奇的现象。本身之前的几款投影都是CVIA基本比ISO亮度更低,或者完全一致的,这里似乎还相对比较合理。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投影仪CVIA流明增加,新出的极米RS10系列突然让CVIA数值反超,甚至最新的一款RS10标准款,达到了ISO的130%之多。
这种来回浮动不一致,明显就不符合对测试标准的认知,但极米早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个情况。早在之前,极米就曾以自家作为标准提出CCB流明亮度的标准,这个只有自己符合刻意增加用户对比难度的操作,在当时就掀起投影市场的轩然。很多知名的博主也曾提出,极米是否存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的情况。
正好最近看到当贝等品牌也开始上线“按照友商标准”的新亮度,而根据前面说到的RS10系列新机,这次的友商亮度恰好是之前的1.2-1.3倍左右。那么笔者这里也不禁怀疑,用很多投影仪的原本数据带入到ISO单位中,是否一些品牌也在借此暗示极米标注的亮度是存在过高的现象,这种情况确实也不像是巧合。
不过言归正传,投影仪消费者一直对亮度的表现都格外关注。然而厂商也越发开始钻规则空子,好像要尽力提升表面数值得到市场青睐。实则没有一个用户会在真实使用后还会满意不够的亮度,甚至对整个市场充满负面情绪,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还是呼吁广大厂商可以尽量做到真诚和良心,才能对得起用户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