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北京时间7点整”“北京时间8点整”……人们对这个准点报时太熟悉了。“北京时间”是怎么来的呢?2018年末,记者走进上海天文台,拜访了叶叔华先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进行大规模资源勘探、水利矿山建设、铁路工程建设、精密地图测绘……对授时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测绘人员在测量时必须知道精确的时间,一旦时间不准,经度就测不准,测绘的地图就拼不起来。叶叔华所在的徐家汇观象台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时间服务台,但它设备陈旧、人员也少,测量的时间精确度处于全世界末位水平。叶叔华回忆,在一次与测绘部门共同召开的会议上,有位专家在会上说:“不用你们的时间还好,用了你们的时间,反把我们的工作都搞坏了!”
1953年,国务院把加强我国时间工作的任务下达给中国科学院,徐家汇观象台的人员和设备都大大加强。1958年起,徐家汇观象台着手筹建我国自己的世界时综合系统,叶叔华挑起了这个担子。当时国际上通用的“世界时间”,由21个国家共39个天文台测算而来。可中国总共只有上海、南京两个天文台、4架观测仪器。经过反复试验,叶叔华采用了独特的方法——对观测员根据其误差的变化而取平均值。
1965年,我国综合世界时系统通过国家鉴定,正式作为我国的时间基准。结果证明,我国世界时系统的精确度超越了由4个国家共17个台站参加的苏联标准时刻系统,仅次于巴黎天文台的“世界时”。“北京时间”横空出世,叶叔华也被称为“北京时间”之母。
中国的世界时综合系统刚刚建成就遭遇了“文革”浩劫。叶叔华也被关入“牛棚”不能回家。庆幸的是,由于时间工作的重要性,几年后,叶叔华恢复了工作。几年间,国际上出现了很多新仪器、新技术,其中,甚长基线干涉仪(VLBI)的精确度比传统观测仪器提高了几十倍,而且可以用在天体物理领域。直觉告诉叶叔华,“如果不能追上去,我国时间工作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1973年,在叶叔华的建议下,上海天文台建立射电天文组,从零开始,从事VLBI技术的研究。可国内的科研人员对这些新仪器、新技术闻所未闻,研制工作需从头学起,进行得很困难。1979年春天,中美正式建交后,叶叔华带领上海天文台考察团赴美,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访问。这次访美让叶叔华深受震动,回国后,她和团队立刻抓紧空间对地观测设备的建设。
1986年,在叶叔华的带领下,上海天文成了《关于发展中国VLBI网的建议书》,中科院同意据此立项,并确定为“七五”期间重大项目,叶叔华为这项工程的总负责人。在她的带领下,1987年,25米射电望远镜建成,为我国开展各项深空探测奠定了基础。
随着观测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科学家又把对地球各圈层运动变化的分别研究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而形成了天文学与地学以及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的交叉学科——天文地球动力学。敏锐的叶叔华又把眼光瞄准了这项科学。1994年,叶叔华提出了亚太空间地球动力学计划(APSG计划)。次年,国际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联合会第二十一届大会在美国召开,叶叔华赴美提交APSG计划。讨论会上,不少国家的科学家怀疑:“中国人能干成这事吗?”叶叔华舌战群儒,终于争取到了各国对中国APSG计划的支持。回忆起这件事,叶叔华感慨万干:“那是我在联合国会议上为中国争取到的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也是我国天文界在国际上第一次争取到一项由我们倡议、由我们主办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真的非常不容易。”
由于在天文学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1994年,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叶叔华星”,她也从此被尊称为“女先生”。
如今,92岁高龄的叶叔华独自在上海生活,依然每天出现在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办公室里。她说:“我这个年龄,也许哪天就没了,但我希望还能够做一些事,为年轻一辈人建立舞台,我这一生就算是为国家尽力了。”凯时k66会员登录_凯时苏伊士运河投光灯灯丝亮度甚长基线干涉仪